親愛的長輩大使,晚安!
台灣長照政策在營養送餐的數位發展落後,是銀色大門下定決心創業的
理由之一,因此開發全台第一個長照送餐數位管理系統,從後台到送餐
關懷日誌APP等等,都是這幾年的努力。
畢竟在所有長照服務裡面,一天接觸長輩頻次最高的就是送餐服務,能
夠立即性地成為『長輩們的子女或照顧者,以及社工與政府的眼睛』,
若在送餐發生什麼事情,送餐關懷日誌是一個證據,也是一個關懷,更
是暖心的傳遞。
自銀小編2018年開始當送餐志工開始,就發現紙本關懷日誌立意良善,
但絕大多數的基金會或單位都是使用紙本日誌為多,一小部分採用居服
系統打卡,也有單位下載免費的打卡APP取代,能力更大的大型基金
會,可能會攜手校園或自己抓工程師來開發。
不管如何,我們可以發現,大家都認同數位轉型,也有越來越多單位願
意投入數位轉型,因為我們都知道紙本關懷日誌雖有字跡上的溫度,但
實則曠日費時,且缺乏真實性,更只會增加社工與志工之間的核銷成本
時間。
所以我們都以為,時間來到2024年,這件事情將會越來越數位化,但是
政府卻在今年的辦法裡頭,要求第一線的營養送餐單位(送餐單位)全
數志工將要填寫紙本日誌。

擷取113年長照營養餐飲服務附件六表
各位長輩大使可以看見,這是以一位個案的一週為一張表做設計, 送達
餐點應做勾選,並填寫簡單事項,如果該機構有200位個案,或者1000
位個案,這些表每個月就要有幾張。
這樣的表,簡直回到20年前。
科技越來越進步,我們越來越靠近火星......當長照中心狂蓋,處處講究
智能IoT,日本也開始導入智能送餐機器人,但如今在明年即是2025超
高齡化的台灣,長者的三餐飲食,最基礎最基本的溫飽服務,政府卻要
第一線的工作者卻還是回到20年前的紙本做法甚至越加瘋狂(表格加入
眾多指標),銀小編認為,政府部門並不曉得這樣的關懷日誌表格,將
會為機構及其社工與所屬志工,帶來巨大的行政作業困難。
這也是基本的數學讓我們一起算
如果一間機構服務200位個案,1個月服務天數為一個月共4週,享有
午、晚餐,這樣會產生多少張紙本關懷日誌表?
200位個案x4週=800張紙/月
一年下來就是800張紙x12個月=9,600張A4紙
每個月都要郵寄掛號給當地縣政府做核銷,因此還要外加至少12次的掛
號成本(郵資、油資)
同時這過程當中 第一線送餐志工不可以弄丟 不然就要重寫
看起來好像數字很小,但要想一下,有些機構不只是服務200位個案,
有些600位個案,有些1000多位個案,那到底要浪費多少張紙?
以當地縣政府而言,不可能只有一間單位做營養送餐,可能有數間
單位,想想看衛福部出的這張紙本關懷日誌,將會搞死多少縣政府的核銷
窗口人力?
地方政府也絕不會認同這樣的紙本關懷日誌
因為負責確認核銷的社會局、會計部門,將會累死,每次的考績考核也
會很痛苦,我們真的很懷疑,最後這樣的歸檔政府若不做,還是回到第
一線單位,因此每一張都還要掃描,以就是掃描800次,重點是買紙的
錢影印的錢機構自己出,補助並不會增加。
所以這也太誇張了,
老人送餐居然又走回頭路。
所以嚇一跳以後,我們會怎麼做呢?
首先,先分享一下我們與嘉義縣還有苗栗縣政府的作法,兩間地方政府
的營養送餐聯繫會議都已經在今年4月以前開立完畢,各家當地的營養
送餐單位都有寫下我們的陳情,以及表達我們的意見,例如,以銀色大
門角度而言,是否可以沿用我們開發的數位送餐關懷日誌即可?其他單
位是否與我們合作或者另外自行開發或選擇喜歡的應用程式等等,都是
一種做法,但是不管是嘉義縣還日苗栗縣,我們都相當肯定,地方單位
以及地方政府都是站在同一戰線:誓死不用紙本關懷日誌!
而我們也與嘉義縣政府透過公益彩券盈餘計劃試行,鼓勵其他單位一起
加入數位送餐計畫,也跟苗栗縣政府討論當中。至於我們觀察到的雲林
縣,當地也還是使用紙本關懷日誌,這點也從地方政府各自認定方式不
一,一直都是送餐服務的問題。
所以,銀色大門的觀點是...
1.營養送餐一直都是長照服務裡的孤兒,我們需要
被重視,且是加倍重視。
如果長照居服已經數位化、交通接送等服務,都已經都達到各地政府數
位應用開發,營養送餐服務卻還走回頭路,足以證明政府對營養送餐服
務的漠視。因此我們於內會依然致力於推廣數位化,並透過地方政府聯
繫會議陳情或開會留下紀錄,於外,我們也會在相關媒體報導上分享,
並聯繫相關立委(如果各位長輩大使有認識的民意代表歡迎推薦銀色大
門)試圖讓政府重視這些問題。
2.營養送餐開始有更多立委或單位跳出來反應不公
之處

去年有三位立委,特別為提高長照送餐服務費用提出建議,也確實在今
年113年度的營養送餐經費裡,原來便當費補助80元提升到100元,部
分的志工津貼也調漲,因此我們也對我們第一線發現的問題進而做到改
變有信心。
我們持續地留下文字,以及網路上的能見度,就越有可能讓送餐服務越
來越好。
3.革新現有的數位送餐關懷日誌
目前我們的關懷日誌如下:

這種類型的日記是『事件通報』,幫助我們做到第一線的紀錄,以及第
一現場的關懷協助,讓我們可以比較快協助個案聯繫到關鍵資源。同時
照片可以紀錄菜色,提供給營養師或家屬作參考。

當然也有這種日常暖心的對話,紀錄送餐大使與個案/長輩的對話達到關
懷暖心作用,也讓大眾了解送餐可貴。

也有這種關懷日誌是,紀錄飲食狀況,將個案對飲食的反應或服務需求
反饋給營養師或餐飲部門,做到調整。
但是上述的勾選題都是相同的,也從2021年開始研發沒有變過。
因此因應政府的紙本日記,我們也可以在現有的數位關懷日誌做點革新
變化,甚至導入更多更細緻的關懷項目,未來也考慮增設影音,加強關
懷日誌的數位重要性。
4.繼續努力、繼續送餐、繼續科技
最後,我們將會繼續努力,永不放棄,曾經有人說過我們這樣做根本不
會帶來改變,但那些聲音都不影響我們銀色大門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服務
全台長輩,因此第一線服務以及數位革新,甚至這樣的第一線觀察間接
或直接影響的社會政策倡議,我們相信都一定會有用的!
也感謝大家收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到底政府最後會怎麼回應我們這些第一線的聲音!
每週日的每週一信,紀錄一路上,
銀色大門有送餐大使、也有你的支持,一起創造的溫飽。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