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每週一信EP.277【單程430公里的機構訪視之旅… 】

作家相片: 銀色大門-老人送餐平台銀色大門-老人送餐平台

親愛的長輩大使~


「就已經不賺錢了,

我幹嘛還要學習新的東西?

已經累得要死,我好累。」


這是我們面對許多單位與機構的心聲,

在送餐數位轉型的路上,真的很不容易。


前情提要:銀色大門的公司,有自行開發『長照送餐管理系統』,

期望提供在台灣同樣執行送餐服務的機構們,可以透過數位轉型降低行政成本,

提升服務量能。

上週銀小編大部分的時間在屏東以及高雄,幾乎都在車上還有訪視機構的路上。

除了深入了解機構使用系統情形,也想要藉此統計一下不同單位的送餐需求,

在未來,如果有民眾或企業想要分享或捐贈資源時,銀色大門可以形成一個資源串連的窗口



又深深的感悟一次

哎,數位轉型的路上

真。的。很。不。容。易。


因為即便已經開始使用系統了,還是有很多地方是無法透過線上就可以理解,

不同單位有不同的使用習慣,無論是送餐路線分群、餐點統計習慣、

志工老化使用數位化的不易,這些都加深了數位轉行的難度,

更遑論是一開始就不願意數位轉型,因為送餐服務並不是他們的優先之選。


對於不少單位而言,如果在長照服務裡面,他們若可以透過其他服務賺取更多的利潤,

那麼營養送餐服務就是第一個會被捨棄的服務方向,

即便送餐服務是第一線關懷服務、溫飽的基礎。


因此,願意留下來執行送餐服務的單位不僅不多,

多數還是苦撐的狀況下,白話來講,他們的心理狀態就是:


「就已經不賺錢了,我幹嘛還要學習新的東西?

已經累得要死,我好累。」

如果中央政府認為送餐服務的志工只能是志工而不是類專業人力,或補助費用有所限制的話,現況不會容易改善經營狀況,他們這樣想真的是很正常且理所當然的。


所幸,還是有很多機構,是認同我們的方向,他們的心理狀態是:


「只要是對的事情,我們都願意去試!」


因為他們也相信與認同,協助長輩溫飽,分享關懷與愛,是預防醫療的基礎,

透過一天一次甚或兩次的到府關懷,儘管只是送一份溫飽,都意義非凡。


因此我們希望今年一一直接到機構門口,一間一間了解使用狀況。

無論是哪種單位的思考方向,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對話的機會

因為,送餐從來都不只是為了賺錢本身,但也不應該賠錢

我們希望透過導入數位工具,與機構一起朝向損平甚至獲利的目標,

這樣服務才可以永續下去,長輩們才能夠擁有溫飽與關懷、社會資源串連共享的更多機會。


 

屏東Day1. 1 社團法人屏東縣躍愛全人關懷協會

位於屏東市的躍愛廚房,他們服務的送餐個案量大約是220人,

不僅服務長者,也敦愛兒童,如同承襲著主耶穌基督的愛:


「榮神益人,躍愛協會。」


即是他們的初衷。

同樣是伊甸基金會象圈守護家園計畫的受輔導單位,

他們服務的孩子與社區據點就在入大門口的右手邊,

寬廣的場域中,擺放著眾多愛心民眾分享的物資。

非常感謝主責營養送餐服務的林社工,花了一些時間與我們深聊,

並提供我們許多系統優化的建議,與我們銀色大門的協會一樣,

服務多位長輩,僅有配置一位正職社工。

言談之間,身障大哥前來取餐,身障大哥即是躍愛的送餐大使,

也透過第一線服務,賺取一點點生活津貼,

不僅幫助在地長輩,也幫助身障大哥擁有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

寬敞整潔的廚房,每日生產便當,亦有對外營業。


與躍愛的對話互動當中,我看見比我們更資深的影子,

社工熟稔地接通在會議裡不斷打斷我們的來電:


「是,好~郭阿公明天要請假,沒問題~謝謝!」

為了長輩的不同需求,電話與溝通,早已充滿了她的工作時間,

儘管如此,林社工還是那麼溫柔又有熱情。


這是銀色大門協會社工小蝸自2022年開始的每一天,卻已經是躍愛的第17年。


 

屏東Day1. 2 大地居家護理所


鄰近屏東縣政府,大地居家護理所位於屏東市的辦公所在一棟社區大樓內。

擁有送餐服務量能大約110位長輩的大地護理之家,

有多間配合的原鄉部落餐廳以及市區餐廳。

胡社工開朗又機敏,已經使用一陣子系統的她,向我們提出許多我們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們也一起思考了一些關於原鄉部落經營的困難,大地就好像銀色大門一樣,

與多間部同樣的餐廳合作,因此銀色大門非常了解這當中經營的困難。


「你們想要去三地門?泰武鄉?那很遠誒!我都還沒去過.....」

胡社工張大了雙眼,有些擔心。


因為許多合作的餐廳老闆可能會有與社工「掉球」的問題,

抑或是不願意使用數位工具,又或者回覆緩慢,溝通上都會需要加強。


因此我們提議,是否有機會在未來,我們與胡社工一起去看看這些身在原鄉山林內的餐廳,

這些餐聽真的經營不易,因居處偏鄉,是否有些經營困難,或所需物資,

可成為我們發送物資的中繼站,又或需要舉辦課程,協助教學,

這些銀小編都想要親眼看看,未來可以分享給各位長輩大使們一起了解。

胡社工也常常要下去幫忙送餐,因此送餐大使APP的介面她也操作過,

因為只要送餐志工臨時請假,胡社工就得要一起協助,這就是送餐服務的困難與辛苦之處。


 

屏東Day2.

有限責任屏東縣心鄰照顧勞動合作社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


位於屏東長治鄉的心鄰食堂,亦有對外營業。

心鄰食堂左側,即是心鄰照顧勞動合作社的辦公處。

那日椰子園的社工與心鄰的社工一起前來,我們討論許多系統需要優化的部分,

也分享了許多送餐服務的不易與難處。

椰子園服務的個案大約260人,心鄰服務約170人,都是相當有規模的單位。

同時也可以看見,都是只有一位承辦社工主責,因此要怎麼配餐配路線,

送餐個案有什麼狀況,這些社工都非常重要且核心,

可以說,沒有這些社工,就沒有送餐大使,長輩也就沒有溫飽。

走進心鄰食堂,可以看見井然有序的店面有家樂福基金會支持,

食物銀行的成立,也幫助當地長輩可以因為送餐時多點物資補給。

滿車的餐盒,都是要送餐給長輩的,

那時是下午兩點半,我們想要訂餐也不行,因為光是做給長輩的餐就已經滿單了。

看著滿滿的餐盒,上頭寫了長輩的口味,以及路線代號,這些就是老人送餐的每一天,營養送餐服務的每一日,我也知道你們會想,怎麼不用環保餐盒呢?


其實環保餐盒也多數應用在各間機構,但有的時候難以通用,因為有距離回收問題,

包含成本以及路線規劃,依據不同地區使用環保循環餐盒而不是強制通用才會是最有效率的,

並不是全部都環保就是好事。


關於環保餐盒的應用,如果長輩大使們有興趣,改天銀小編再來分享~


 

屏東Day3. 1

屏東縣私立經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穿過廣袤的兩片綠色大地,就是屏東新埤。


如果不是因為銀色大門,我們不會深入台灣這麼多美麗的地方,

新埤這個地方我從來沒有去過,沿路廣袤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

有的時候,銀色大門就像是一所學校、我們的老師,而不只是一個品牌。


也希望各位長輩大使藉由閱讀,

可以多認識這些在台灣默默付出的機構與所在。


推開門以後,就是經立。

「從心出發,以愛照顧。」

經立的環境乾淨舒爽、有著自然的愜意;

三五長輩坐著輪椅觀賞園中的錦鯉悠遊著。

沿路種植了一些生菜,銀小編眼睛一亮,因為這些菜幾乎都認得,有紅卷、綠卷及若干菜種,社工說有時長輩會過來澆水,會帶著姨母笑來顧一下這些小作物。

陳社工開朗地介紹,因為服務區域廣大,包含枋寮地區等,

因為枋寮醫院也會向經立訂餐,因此社工下午三點半左右會開車先去分送大站點,

再由當地送餐志工分送餐盒到各地長輩家中。

經立的陳社工操作數位工具非常熟悉,從過去以來,他們也很積極使用數位工具轉型,

她笑著說,這是主管的要求與堅持,

但我們深知,如果社工沒有這些經驗與決心,也無法適應這些數位轉型推動。


她算是多間單位當中,少數可以對我們系統如數家珍的夥伴,

甚至分享了一些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操作的撇步(好慚愧、好佩服)

經立的廚房,原來是我們銀色大門營養師顧問:

雅禎營養諮詢機構同樣輔導的機構,整齊的廚房空間,不禁深深感佩。

清楚地分類標記食材種類,廚房地板也一塵不染。

客製化的紙餐盒,增加專業與印象。

我問陳社工,會不會需要更多資源?

她淡淡地說,其實社會資源並不缺,因為當地單位或善心人士都會時而分享,

但如果有什麼資源,其實可以先跟他們討論再提供,以免變成機構的困擾。


我想,這也是銀色大門平台的任務之一:

協助社會資源的分享,如果各位長輩大使或身邊的親朋好友,

想要對這個社會捐贈什麼之前,記得可以先跟機構確認他們需要的東西再捐贈,

再來就是關於送餐機構或相關的送餐服務,可以來問銀色大門,

我們會向您推薦合適的資源給他們,減少溝通的成本時間,也加速了物資的運轉與串連。


 

屏東Day3. 2 社團法人高雄市親職教育關懷照護協會


向屏東經立機構的陳社工暫別後,我們北返來到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

親職教育關懷照護協會。

銀小編在門口等待時,已是傍晚5點多,目睹一名神色憔悴的母親前來接小孩,

孩子是一對雙胞胎,開心地衝到母親懷中,喋喋不休地分享今天課輔班的所見所聞,

那時母親的面容充滿光彩,一天的疲憊已被孩子的歡笑聲洗滌。


親職教育協會專心照顧社區當中需要陪伴的高關懷孩童,

無論是孩子家境狀況不允許他們到補習班,或者是家中無合適的照顧人,

又或者是面臨過家暴、單親等狀況,他們都付出所有的關愛陪伴孩子。


很驚人的是,劉總幹事她們一不做二不休,

連鳳山區的長輩送餐服務、到府關懷都一起承接起來。

無論是衛福部的OT01(營養送餐服務),還是自己承接的邊緣弱勢戶,

都是深切地服務著,大約服務100位長輩左右。

我們分享著彼此經營的心得,銀小編也透過與劉總幹事的對話更了解鳳山區的故事,

包含先前紅毛港的長輩遷村至鳳山區,有多位家庭還有因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畸形狀況,

都是需要關懷的對象,以及他們為了經營自己的廚房,導致經費有所困難的種種。

親職教育協會建檔完整,但免不了紙本管理方式無法更直接地深入協助,

包含行政成本佔用主責承辦的多數時間,銀色大門會先從數位轉型輔導開始,

接下來分享更多社會資源給親職教育關懷照護協會,我們也可以從中學習更多我們不足之處。


銀小編與劉總幹事(她說可以喚她劉老師比較親切)暢聊到晚上七點後,

我們相約下週再次見面,更進一步了解,希望今年高雄的服務與串連,從這裡展開。


喜歡這週的故事嗎?下週還有喔!

未來銀色大門將撰寫與分享更多台灣許多在地服務送餐的機構與單位,

不同單位有不同的需求,例如許多單位的捐款已經飽和,

但缺乏的是數位工具或經營模式的轉型;又或者有些單位缺物資,有些單位物資反而過多,

這些資源的傳遞串連與整合,是銀色大門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呢!


謝謝大家本週的閱讀~晚安,我們下週見!



社團法人銀色大門老人福利協會的勸募字號新申請到囉!

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嘉義縣、嘉義市、苗栗縣、新北市的弱勢長輩送餐溫飽喔!

每天我們都堅持送出200份的餐點分享給長輩們,以及高關懷、邊緣戶與脆弱家庭,

不僅幫助長輩溫飽,達到預防醫療,更是每日關心帶來溫暖與愛的使命,

也間接創造了當地的二度就業婦女一起加入送餐行列,擁有津貼收入來源,

也助長的當地的餐飲店以及社區據點一起共好!

113年度銀髮族居家多元關照計畫

衛部救字第1131363857號


每週日的每週一信,紀錄一路上,

銀色大門有送餐大使、也有你的支持,一起創造的溫飽。


 







6 次查看0 則留言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